《东晋大佬们的"副业":王导炒布、谢安玩扇、王羲之题字》
古人混江湖,也得有两把刷子。别看王导、谢安、王羲之这些东晋顶流做官一个比一个正经,背地里却都是人精中的人精,营销鬼才。说他们是古代版本的带货主播可能有点过,但论起经商头脑和营销策略,现代人还真得拜服。
王导这位东晋开国元勋,可不止会管理国家。当初在西晋末年,他就看准了形势不对,赶紧抱上了司马睿这条大腿。等到了建业后,发现本地士族对他们这些"北方人"爱答不理,这位仁兄二话不说,立马策划了一场堪比红毯首秀的出行活动:豪华马车、帅气仪仗、劲爆BGM、飘扬彩旗,把一次普通的上香活动搞得跟皇家巡游似的。
这一招还真管用,本地名流看傻了眼,纷纷上门拜访。更绝的是,等到东晋建立后,国库就剩几千匹粗布,卖都卖不出去。王导灵机一动,让皇帝和大臣们穿上用这种布做的衣服去"走秀",这不比现代明星带货来得早?
结果这粗布立马成了"爆款",价格翻了十几倍,国库危机就这么给他化解了。
要说会做生意,谢安这位大佬也不含糊。人家四十岁之前在东山一带过着神仙般的隐居生活,却把自己的人设经营得妥妥的。光说他那个鼻炎导致的特殊说话方式,都能带起一波时尚潮流,让一群书生争相模仿。
更有意思的是他帮朋友卖蒲葵扇的故事:朋友当官失败,就剩下五万把扇子。谢安二话不说,拿了一把天天带着晃悠,这下可好,大家争相效仿,扇子价格噌噌往上涨,他那倒霉朋友愣是靠着这批扇子发了一笔横财。
王羲之就更不用说了,书法造诣高到什么程度?他写的春联刚贴上门就会被人偷走。后来他想了个损招,先写个"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"的晦气对联挂上去,等到半夜再改成"福无双至今朝至,祸不单行昨夜行",这操作简直绝了。
最感人的是他帮老太太卖扇子的故事:看见老太太卖不出去扇子,随手在一把扇子上题字,还教老太太怎么吆喝推销。结果这波操作不仅让老太太把扇子卖光了,连装扇子的竹篮都成了抢手货。
这三位大佬也算是给后人上了一课:做人做事,光有真才实学还不够,还得懂得包装和营销。不过话说回来,他们玩的这些营销套路,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事业。王导是在为东晋政权打基础,谢安是在拉拢人脉为后来的军政大业做准备,王羲之则是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帮助普通百姓。
这么看来,他们的营销手段与其说是投机倒把,不如说是实现抱负的智慧之举。
